开示
22:18:16
当前内容
师父,看到一个帖子,某父花 50 万为女儿谋了一个编制。我深以为然。但看到自己周围实际的人和事时,又疑惑了。小地方公益性事业单位,个人感觉很多领导都是混日子,
搞得下面想折腾干点事的小兵也慢慢的磨去激情,安分守己了。但也有一些人,如果愿意摆脱这个束缚自己做了,他们的成就明显不止这一点处级干部的收获。他们为什么还愿意呆在单位里呢?小地方的处级,甚至再高一点,除了那一点补贴和单位内的一些福利资源,也没看或想到他们能收获其他什么丰厚的人脉、资源等等?当然,现在我看到的,他们没有兼职,没有副业等等,其他的,也是天天呆单位,出去了,专业同行也不认识他们。高一级的政府部门也不搭理他们,特别是小地方来的。。师父抽空教教我们?
答:还可以吧,捐官的话大唐是 50 两银子起充,政治清明,做官比较辛苦,待到满清时,充值个县太爷得需要 1000 两,白银玩家起步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充到副厅级,满清末年大约超 60%的基层官员都是纳捐出身。
上一段
加载中...
进度
0/0
下一段
加载中...